2023年1月12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蒙城野外站”)2022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合肥召开。
安徽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学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党委书记刘斌教授应邀为会议致辞。蒙城野外站站长陈晓非院士,学术委员会潘永信院士、副主任王赤院士、孙和平院士等十多位院士专家通过线上参加会议。蒙城野外站副站长王宝善、薛向辉教授和各研究室(中心)主要负责人等近40人在线下参会,会议由副站长王宝善主持。
王宝善教授代表野外站作2022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报告从基础建设、仪器观测与设备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及获奖情况、科学研究与成果产出、学术交流与年度重点工作等五个方面,对过去一年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2023年野外站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俊伦、李泽峰、方欣、郭静楠和省地震局徐如刚、疏鹏等六位专家做了最新研究成果学术报告,内容涉及人工智能在地震监测和震源分析的进展、深空和行星空间辐射的探测及模型应用、断层活动的实时自动监测技术等。
学术委员会主任潘永信院士和各位委员对蒙城野外站2022年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与充分肯定,并就野外站的运行发展定位、区域特色、数据汇交共享、成果转化与应用、地球物理野外站联盟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站长陈晓非院士对各级领导部门对蒙城野外站建设的持续关心和大力支持深表感谢。他指出要鼓励野外站研究课题多元化发展,主动思考把握其内在联系,突出工作重点,做好野外站建设的示范和样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凌学书副局长充分肯定了蒙城野外站一年来的工作并指出,蒙城野外站要进一步凝练研究思路,开展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工作,最大限度挖掘科研数据的潜在价值,将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充分结合,不断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出。
安徽省地震局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地震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统筹谋划2023年全省地震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合作,共同推动蒙城野外站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更高目标、取得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