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地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局主要负责同志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部署防震减灾法治建设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任务,着力推动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率队参加以“《安徽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发布实施”为主题的《政风行风热线》广播节目。将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重要内容。
(二)推进地方立法,完善防震减灾法规规章标准体系。推进将《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修改)作为第一层级“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规草案” 列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纳入2024年立法调研计划。开展安徽省地方标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库及技术服务系统建设指南》编写工作,该标准于2024年1月11日获发布实施。成功推动《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指南》列入2023年省地方标准项目立项计划。
(三)加强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履行防震减灾管理职责。依法依规实施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定行政许可。《安徽省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范围清单》经省政府同意发布实施。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赴重点水库、抽水蓄能电站开展执法检查。举办全省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培训班及执法人员着装宣誓仪式,实现行政执法有制度、有规范、有服装、有证件、有装备。
(四)加强依法行政,持续提升依法决策和履职能力。开展相关立法后评估。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对局现有规章制度开展全面清理,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和重大合同开展合法性审查。编制“一图、两表、三清单”,加强应急响应服务值班值守规范管理,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成功处置安庆3.0级、淮南2.5级、六安 3.3级、蒙城2.5级等地震事件。
(五)强化普法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和职工法治素养。将法治专题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处级干部集中研讨班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年度全省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资格认证专门法律知识考试。开展宪法专题学习活动,组织处以上干部参加全省领导干部宪法法律知识测试。开展全国“宪法宣传周”暨防震减灾法治宣传系列活动。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将法治宣传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相结合,推出“皖震普法”系列专题。邀请专业律师来局开展法治宣讲并答疑解惑。利用局公众号、网站、办公楼宇电视等,持续开展法治宣传。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安徽省地震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法治理念有待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学法用法不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推动解决事业发展难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地震监测设施和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执法人员经验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三是普法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形式较为单一,法治宣传教育的理念、机制和方式创新不够。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4年,安徽省地震局将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和安徽省委、省政府法治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法治的基础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全面推进安徽防震减灾法治化规范化。一是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推进法治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宪法宣誓、网络普法宣传、法治专题讲座、参观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举办全省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培训班等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法规规章标准体系。联合省人大法工委、社会建设工委等部门开展《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修改)立法调研,编制《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修改)资料集;不断提升地震标准化建设水平,完成《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指南》编写工作;创新性开展“皖震普法”工作,做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三是进一步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执法,强化日常监管和行政检查;推动将防震减灾执法纳入应急管理综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