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预报工作开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安徽省自七十年代初建立地震队伍以来,一直坚持“边监测、边研究、边预报”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省的地震预报研究从经验性预报不断向概率性预报发展,提出了多种预报指标,目前正朝着物理性预报前进。每年使用的预报方法达三十多种,并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十几年来全省地震分析预报各项工作质量一直处于全国的先进地位。我省地震分析预报工作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最早实现了计算机化,建立了分析会商软硬件系统;“十五”、“十一五”期间,建成了现代化的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对全省地震趋势会商机制进行了改革,启动了视频会商机制。目前地震预报虽然仍是一项世界科学难题,但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广大公众的安全,地震预报工作者将一如既往,为最终攻克地震预报难关而不懈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