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防震减灾信息网欢迎您!
省人大:
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第572号《关于加强对地震科普馆管理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并综合协办单位省财政厅意见,我局对代表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省地震科普馆建设现状
截至2021年5月,我省共建成地震科普馆83个。全省59个县中,共30个县建有地震科普馆,占比50.8%。全省16个市中,除黄山、池州2市外,其余14市均在市区范围内建有地震科普馆,占比87.5%。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方面,全省已有75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2个。
按照我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要求,我省将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一县一馆”建设,到2025年,全省计划新增50个以上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将有效解决各地地震科普馆建设不平衡的情况。
二、经费投入情况
2016-2020年,省财政厅累计安排地震群测群防与科普宣传体系建设及运行经费1055万元,对我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有效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地震科普馆建设资金7758万元。2020年安排地震科普馆运维经费300万元。
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市、县(区)地震科普管建设、运维及科普宣传等经费由市、县(区)财政安排经费解决。省级财政重点保障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以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体系建设等。下一步,省财政厅讲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法依规支持地震科普馆建设和运行维护。
三、科普馆管理有关情况
经调研,我省除淮北、亳州、池州、黄山4市外,其余12市均制定有地震科普馆管理制度。滁州市地震局与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地震科普管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建立管理机制、配备专兼职讲解员、经费投入等作出规定。全省地震科普馆共有专职讲解员60人,兼职讲解员119人,专职讲解员相对较少。在对科普人员培训方面,省地震局已将加强科普队伍培训相关要求纳入对各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各市每年组织防震减灾宣传队伍培训不少于1次。
下一步,省地震局将持续强化地震科普馆建设和管理力度,研究修订《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和认定管理办法》,根据我省实际,对建立地震科普馆管理制度、确保稳定的运维经费、定期更新替换展项、专职讲解员配备及培训、开放天数等作出明确要求。对于获得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满三年的,认真开展中期评估及抽查工作,对评估不合格的科普教育基地责令整改,切实做到地震科普馆“建”、“管”并重。
四、防震减灾专题科普活动开展情况
每年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以及科技活动周期间,全省均统一组织开展防震减灾专题科普宣传活动。主要做法有:省地震局制定印发年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要点或方案,对各市开展重点时段科普活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七进”、组织科普场馆开放日活动、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等重点任务作出部署。省地震局在每年5.12期间牵头举办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主场活动,加强示范引领。各市县地震部门结合当地地域人文特点,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全省地震科普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台站、地震遗址遗迹等,在防震减灾开放日期间免费开放并组织策划公众体验活动。据统计,仅2021年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期间,全省各级地震部门累计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280余场次,开展各类演练110余场次,设立咨询台300余个,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0万份,播放科普音视频专题片800多次,服务社会公众约300余万人。
下一步,我局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为指导,持续加大地震科普馆建设和管理力度,深入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努力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切实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办复类别: B类
联系单位: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
联系电话:0551-62528633
安徽省地震局
2021年6月15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