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书名 |
分类 |
ISBN |
作者 |
出版时间 |
1 |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5078-4/01 |
中国地震学会 |
2019 |
2 |
风雨兼程五十载 砥砺前行谱新章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5020-3 |
宋彦云 |
2019 |
3 |
《求索之路》续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902-3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
2019 |
4 |
踏遍青山人未老:邓起东六十年科研生涯印迹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925-2 |
邓起东 |
2018 |
5 |
蜀震问道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931-3 |
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
2018 |
6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30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985-6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18 |
7 |
邓起东论文选集(中卷)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924-5 |
邓起东 |
2018 |
8 |
邓起东论文选集(下卷)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924-5 |
邓起东 |
2018 |
9 |
邓起东论文选集(上卷)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924-5 |
邓起东 |
2018 |
10 |
不忘初心 不辍耕耘:纪念梅世蓉先生诞辰90周年专辑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962-7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 |
2018 |
11 |
中国地震局优秀科技成果集:2011-2016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852-1 |
中国地震局 |
2017 |
12 |
应力之光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966-6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
2017 |
13 |
齐鲁地震科学专辑第4辑,2017:1937年菏泽7级地震80周年纪念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932-0 |
山东省地震局 |
2017 |
14 |
坚守奉献 守望北疆: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七十年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865-1 |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
2017 |
15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9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867-5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17 |
16 |
筑梦陇原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789-0 |
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
2016 |
17 |
齐鲁地震科学专辑第2辑,2015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706-7 |
山东省地震局 |
2016 |
18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8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774-6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16 |
19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7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736-4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16 |
20 |
求索之路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702-9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
2015 |
21 |
李玶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540-7 |
李玶 |
2015 |
22 |
红土印迹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583-4 |
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
2015 |
23 |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十周年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686-3 |
吴卫民 |
2014 |
24 |
中国地震科研总览.2011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369-4 |
中国地震局 |
2014 |
25 |
守望家园——铁岭市首届白塔奖优秀作品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498-1 |
陈雨;王日昕;张阳 |
2014 |
26 |
刘国栋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394-6 |
刘国栋 |
2014 |
27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6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464-6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14 |
28 |
一路风华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209-3 |
《震苑晚晴》编辑部 |
2013 |
29 |
雪域震线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208-6 |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
2013 |
30 |
马宗晋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164-5 |
马宗晋 |
2013 |
31 |
构造运动与大陆构造:论著选编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167-6 |
崔盛芹 |
2013 |
32 |
地震预测科学研究论文选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178-2 |
张国民 |
2013 |
33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5)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337-3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13 |
34 |
震苑回眸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4853 |
郑洪 |
2012 |
35 |
探索地震奥秘之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60年纪念册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992-5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2012 |
36 |
纪念翁文波先生百年诞辰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974-1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2012 |
37 |
广西防震减灾辉煌40年(上册)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969-7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
2012 |
38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4)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4132-4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12 |
39 |
朱岗崑先生纪念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820-1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2011 |
40 |
中国地震科研总览.2010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863-8 |
中国地震局 |
2011 |
41 |
探索者的足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60年纪念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968-0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2011 |
42 |
丁国瑜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520-0 |
丁国瑜 |
2011 |
43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3)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961-1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11 |
44 |
半生震缘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928-4 |
陈鑫连 |
2011 |
45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2)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731-0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10 |
46 |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609-2 |
本书编委会 |
2009 |
47 |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研讨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627-6 |
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等 |
2009 |
48 |
纪念傅承义先生诞辰100周年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619-1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2009 |
49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1)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496-8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09 |
50 |
地震系统两会代表提案议案选编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312-1 |
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党委 |
2008 |
51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084-1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08 |
52 |
中国地震科研课题总览.2005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081-6 |
中国地震局 |
2007 |
53 |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40年(1966~2006)下册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093-9 |
孙其政;吴书贵 |
2007 |
54 |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40年(1966~2006)上册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093-9 |
孙其政;吴书贵 |
2007 |
55 |
地震科学基金成果汇编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078-6 |
地震科学基金会 |
2007 |
56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9)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080-9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07 |
57 |
Collected Paper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inental Earthquakes 1 |
科技文集类 |
978-7-5028-3084-7 |
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组委会秘书处 |
2007 |
58 |
七彩烛光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3621 |
郝东恒 |
2006 |
59 |
加强防震减灾 构建和谐天津——天津市防震减灾30年纪念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872-9 |
赵国敏 |
2006 |
60 |
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 |
科技文集类 |
7-5028-3044-8 |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广州大学 |
2006 |
61 |
第七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2006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956-3 |
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 |
2006 |
62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8)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861-3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06 |
63 |
钻孔应变同震变化观测报告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696-3 |
张宝红 |
2005 |
64 |
朱岗崑论文选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782-X |
朱日祥;徐文耀;言静霞 |
2005 |
65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and New Challenges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543-6 |
X.Guo;X.Z.Qi |
2005 |
66 |
中国大陆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进展:庆贺曾融生院士八十寿辰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547-9 |
陈运泰;滕吉文;阚荣举;王椿镛 |
2004 |
67 |
第六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2004)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577-0 |
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 |
2004 |
68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7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589-4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04 |
69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6)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434-0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04 |
70 |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从事地质工作60年的回顾与思考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206-2 |
陈梦熊 |
2003 |
71 |
勇士战昆仑——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综合科学考亲先进事迹汇编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2748 |
中国地震局 |
2003 |
72 |
信念——宋臣田地震科技生涯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2887 |
宋臣田 |
2003 |
73 |
探索生物起源——庆贺杜汝霖教授荣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2921 |
郝东恒 |
2003 |
74 |
华夏第一台——南京地震台建台七十周年记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331-X |
江苏省地震局 |
2003 |
75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5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220-8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03 |
76 |
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2706 |
陈运泰 |
2002 |
77 |
中国地震事业的先驱李善邦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150-3 |
中国地震局 |
2002 |
78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2718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2002 |
79 |
中国763长周期地震观测台网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016-7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
2002 |
80 |
新世纪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庆贺胡聿贤院士八十寿辰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177-5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 |
2002 |
81 |
纪念南京基准地震台建台70周年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171-6 |
李清河 |
2002 |
82 |
回顾与展望——河北省“九五”防震减灾工作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017-5 |
艾润飙 |
2002 |
83 |
第五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2002)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149-X |
富融科技有限公司 |
2002 |
84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4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013-2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02 |
85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and New Challenges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ICANCEER) |
科技文集类 |
7-5028-2543-6 |
X. Guo;X.Z.Qi |
2002 |
86 |
中国工程地球物理检测技术(2001)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933-9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
2001 |
87 |
殷维翰地学杂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939-8 |
殷维翰 |
2001 |
88 |
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963-0 |
刘瑛珍;郦能惠 |
2001 |
89 |
山水之向——修济刚散文随笔集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2407 |
修济刚 |
2001 |
90 |
活动断裂研究·8:理论与应用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753-0 |
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 |
2001 |
91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3)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865-0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2001 |
92 |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教育部高级研讨班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869-3 |
陈衍景;张静;赖勇 |
2001 |
93 |
Proceedings of Sixth Pacific Structural Steel Conference/Volume 2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952-5 |
Wanzhong Liu;Boqing Wang |
2001 |
94 |
Proceedings of Sixth Pacific Structural Steel Conference/Volume 1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952-5 |
China Steel Construction Society、Wanzhong Liu Boqing Wang |
2001 |
95 |
1999年11.29岫岩地震研讨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2400 |
王怡学 |
2001 |
96 |
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831-6 |
陈运泰 |
2000 |
97 |
遥感科技论坛——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839-1 |
庄逢甘 陈述彭 |
2000 |
98 |
实践与思索的轨迹——商宏宽论文选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842-1 |
商宏宽 |
2000 |
99 |
面向21世纪的地震科学技术——青年科学论坛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732-8 |
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 |
2000 |
100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课题成果汇编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776-X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办公室 |
2000 |
101 |
搏击者之路:黄培华教授著作选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830-8 |
傅容珊;梁任又 |
2000 |
102 |
中国天灾综合预测研究——1998年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专家论坛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640-2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1999 |
103 |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731-X |
陈运泰 |
1999 |
104 |
孙玉科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687-9 |
孙玉科 |
1999 |
105 |
上海市的地震与应急——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以东海域地震研究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626-7 |
上海市地震局 |
1999 |
106 |
山谷的风和狂暴的雨——新中国地勘业的成蛹过程和化蝶问题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670-4 |
蒋志 |
1999 |
107 |
贾福海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700-X |
|
1999 |
108 |
活动断裂研究 理论与应用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711-5 |
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 |
1999 |
109 |
构造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进展——庆贺马杏垣院士从事地质工作六十年暨八十寿辰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669-0 |
马宗晋;杨主恩;吴正文 |
1999 |
110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2)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723-9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99 |
111 |
大陆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715-8 |
邓乃恭;雷伟志 |
1999 |
112 |
成油体系与成藏动力学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646-1 |
费琪 戴世昭 朱水安 |
1999 |
113 |
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604-6 |
陈运泰 |
1998 |
114 |
中国地震区划学术讨论会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571-6 |
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中国抗震设防区划图编委会 |
1998 |
115 |
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地震危害管理——全球地震安全促进会工作组会议论文选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408-6 |
日本东京大学工业科学研究所国际减灾工程中心 |
1998 |
116 |
活动断裂研究理论与应用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565-1 |
《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 |
1998 |
117 |
地震预报研究 第八辑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609-7 |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
1998 |
118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1)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629-1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98 |
119 |
中国地震学研究进展——庆贺谢毓寿教授八十寿辰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473-6 |
陈运泰 |
1997 |
120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rrent Crustal Movement and Hazard Reduction in East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Proceedings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578-3 |
Houtze Hsu;Jinsheng Ning;Jianhua Wang;Yaozhong Zhu;Jinguay Liu;Jasheng Xu |
1997 |
121 |
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377-2 |
陈运泰 |
1996 |
122 |
活动断裂研究理论与应用 5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389-6 |
《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1996 |
123 |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研究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322-5 |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 |
1996 |
124 |
地震预报研究论文集(1995)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319-5 |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1996 |
125 |
地震研究文集(3)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323-3 |
徐瑞春;薛宏交 |
1996 |
126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课题成果汇编(1985—1990)第四辑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333-0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办公室 |
1996 |
127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九)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356X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96 |
128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八)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316-0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96 |
129 |
地磁 大气 空间研究及应用——庆贺朱岗崑教授八十寿辰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391-8 |
徐文耀 |
1996 |
130 |
中国近代地震文献编要(1900—1949)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245-8 |
陈尚平 等 |
1995 |
131 |
新疆地震研究文集 第1辑(1972~1982)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02-8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杨文君;杨又陵;张德衡;李晓岩;胡芳秋 |
1995 |
132 |
减灾与发展——河南省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261-X |
河南省灾害防御协会 |
1995 |
133 |
活动断裂研究理论与应用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96-6 |
《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1995 |
134 |
防震减灾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805-1 |
全国中心城市《防震减灾论文集》编委会 |
1995 |
135 |
发展中的地震科学研究 纪念海城地震成功预报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222-9 |
辽宁省地震局 |
1995 |
136 |
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二)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221-0 |
王思敬 |
1995 |
137 |
地球与空间科学观测技术进展——庆贺秦馨菱院士八十寿辰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265-2 |
陈运泰 |
1995 |
138 |
地球科学新学科新概念集成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263-6 |
刘全根;孙成权 |
1995 |
139 |
中加金矿床对比研究——CIDA项目Ⅱ-17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82-6 |
中国科学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床地化开放实验室 |
1994 |
140 |
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70-6 |
丁国瑜 |
1994 |
141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4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47-3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1994 |
142 |
现今地球动力学问题讨论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39-7 |
|
1994 |
143 |
谈天说地《中原地震科普报》文章选编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81-8 |
《中原地震科普报》编辑部 |
1994 |
144 |
强震观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50-8 |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
1994 |
145 |
刘恢先地震工程学论文选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09-5 |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1994 |
146 |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献给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第九届学术讨论会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66-4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
1994 |
147 |
活动断裂研究理论与应用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96-X |
《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1994 |
148 |
湖北省自然灾害综合防御对策论文集(二)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28-5 |
湖北省灾害防御协会 |
1994 |
149 |
固体地球物理学论评(1993)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97-4 |
谢毓寿 |
1994 |
150 |
谷德振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12-5 |
|
1994 |
151 |
工程地质力学进展——纪念谷德振教授80周年诞辰学术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210-5 |
|
1994 |
152 |
防震减灾文艺宣传作品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59-5 |
防震减灾文艺宣传作品集编辑组 |
1994 |
153 |
第三届全国地应力会议专辑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23-4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94 |
154 |
地质力学与地壳运动——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1—1992年报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62-5 |
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
1994 |
155 |
地震水文地质译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04-4 |
丁仁杰;郭一新;郑嘉炯;王钢;周旭明 |
1994 |
156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课题成果汇编(1985—1989)第三辑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98-6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办公室 |
1994 |
157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七)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95-8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94 |
158 |
Annual Review of Geophysics 1993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22-6 |
Xie Yushou |
1994 |
159 |
Annual Report of the Laboratory of Lithosphere Tectonic Evolution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156-7 |
|
1994 |
160 |
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研讨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10-4 |
中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总队 四川省重庆水土保持办公室 |
1993 |
161 |
重庆江北地震学术讨论会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07-4 |
重庆地震办公室 |
1993 |
162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1992年报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81-1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
1993 |
163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年报(1992)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50-1 |
胡瑞忠;张忠 |
1993 |
164 |
中国地震区划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38-4 |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
1993 |
165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3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67-8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1993 |
166 |
莺歌海盆地石油地质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40-4 |
张启明 |
1993 |
167 |
苏联地震预报研究文集(三)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61-X |
〔俄〕М.А.萨多夫斯基 |
1993 |
168 |
全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96-1 |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 |
1993 |
169 |
京晋冀内蒙地震联防区 地震论文集 第二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90-2 |
京晋冀内蒙地震联防组 |
1993 |
170 |
环境与工程(国外物化探论文选编)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850-7 |
《物探化探译丛》编辑部 |
1993 |
171 |
国际地震预报现状讨论会译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34-X |
何永年 等译 冯树文 王晓萍 等 |
1993 |
172 |
防震减灾宣传对策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37-4 |
《防震减灾宣传对策文集》编委会 |
1993 |
173 |
地震预报研究论文集1993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05-6 |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1993 |
174 |
地震科学研究论文选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04-X |
地震学、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 |
1993 |
175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课题成果汇编(1985—1989)第二辑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80-6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办公室 |
1993 |
176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课题成果汇编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81-4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办公室 |
1993 |
177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六)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66-X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93 |
178 |
大兴安岭及邻区铜多金属矿床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1046-3 |
张德全;赵一鸣 |
1993 |
179 |
PROCEEDINGS OF PRC/USSR WORKSHOP ON GEODYNAMICS AND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957-0 |
|
1993 |
180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1991年报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845-0 |
|
1992 |
181 |
中国东南沿海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90-7 |
张宗祜 |
1992 |
182 |
中国地震和工程抗震文献题录(1986-1990)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60-5 |
孙寿成;过娟秀;姚月清;尤兰 |
1992 |
183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2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704-7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1992 |
184 |
郑州市地震小区划研究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39-3 |
姚文斌 |
1992 |
185 |
震苑奇闻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91-5 |
震苑奇闻编写组 |
1992 |
186 |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献给四十周年院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87-3 |
阎鸿铨;徐学纯 |
1992 |
187 |
一个没挂牌子的国务院机关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714-4 |
陈焕新 |
1992 |
188 |
物理化学力学进展(卷3)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795-0 |
《物理化学力学进展》编委会 |
1992 |
189 |
溧阳地震工作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70-2 |
徐玉明 丁仁杰 过娟秀 |
1992 |
190 |
苦乐行——地震台站诗抄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59-1 |
张进京 |
1992 |
191 |
科技文集(一)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35-0 |
|
1992 |
192 |
活动断裂分段研究译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750-0 |
朱世龙;何永年;张宏卫;朱向军;徐锡伟 |
1992 |
193 |
核工业中的地震科技研究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29-6 |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国家地震局 |
1992 |
194 |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742-X |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 |
1992 |
195 |
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723-3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 |
1992 |
196 |
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208-0600-8 |
肖远;赵作权;刘汉东 |
1992 |
197 |
地震预报与地震工程研究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04-0 |
冯德益 |
1992 |
198 |
地震研究文集(2)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43-1 |
湖北省地震学会 |
1992 |
199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课题成果汇编(1985—1989)第一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67-2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办公室 |
1992 |
200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课题成果汇编(1985—1989)第一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68-0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办公室 |
1992 |
201 |
地震工程研究文集——纪念胡聿贤教授从事科学研究40年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88-1 |
文集编委会 |
1992 |
202 |
地球物理学报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727-6 |
刘光鼎 |
1992 |
203 |
地球化学集刊 MEMOIRS OF GEOCHEMISTRY 第4号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74-5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1992 |
204 |
大陆多震层研究——国际大陆多震层学术讨论会选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749-7 |
马宗晋 |
1992 |
205 |
城镇防震减灾研究中国东部九省市城镇防震减灾研讨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75-X |
《城镇防震减灾研究》论文集编委会 |
1992 |
206 |
北京大学博士后地学文集(一)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830-2 |
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理系博士后集体 |
1992 |
207 |
PROCEEDINGS OF THE PRC-US BILATERAL SYMPOSIUM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64-4 |
|
1992 |
208 |
Annual Review of Geophysics 1992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78-4 |
Qin Xinling;Xie Yushou |
1992 |
209 |
走向较少灾害的21世纪——“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大会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28-1 |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
1991 |
210 |
中国历史地震研究文集2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29-3 |
郭增建 |
1991 |
211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1990年报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72-9 |
|
1991 |
212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1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071-9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1991 |
213 |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5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28-5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1991 |
214 |
石油-地震科技合作汇编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55-9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家地震局 |
1991 |
215 |
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38-9 |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
1991 |
216 |
地震谣传对策研讨会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58-7 |
全国地震谣传对策研讨会办公室 |
1991 |
217 |
地震诗歌、曲艺选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73-0 |
福建省地震局地方工作处;福建省莆田市地震局;福建省福州市地震局 |
1991 |
218 |
地震科技成果奖励政策研讨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19-2 |
中国地震学会科技管理研究会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
1991 |
219 |
地壳和上地幔研究(八十年代进展)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37-0 |
项仁杰;史崇周;冯昭贤 |
1991 |
220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五)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610-5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91 |
221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BRIS FLOW AND FLOOD DISASTER PROTECTION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31-1 |
Secretariat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bris Flow and Flood Disaster Protectio、 |
1991 |
222 |
Annual Review of Geophysics 1991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505-2 |
Zeng Rongsheng |
1991 |
223 |
中国上地幔特征与动力学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12-9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 |
1990 |
224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1989年报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53-6 |
古迅;王军芝 |
1990 |
225 |
中国地球物理研究进展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333-5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1990 |
226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0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22-6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1990 |
227 |
苏联地震预报研究文集(一)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356-4 |
〔苏〕М.А.萨多夫斯基 |
1990 |
228 |
苏联地震预报研究文集(二)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390-4 |
>〔苏〕М.А.萨多夫斯基 |
1990 |
229 |
计算地球物理研究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330-0 |
地球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 |
1990 |
230 |
湖北省自然灾害综合防御对策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03-X |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湖北分会 |
1990 |
231 |
第二届构造物理学术讨论会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267-3 |
马瑾;王绳祖 |
1990 |
232 |
地震研究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344-0 |
湖北省地震学会 |
1990 |
233 |
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十年 1950—1990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30-7 |
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十年编委会 |
1990 |
234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四)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445-5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90 |
235 |
中国历史地震研究文集1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156-1 |
闵子群 |
1989 |
236 |
松潘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227-4 |
四川省地震局 |
1989 |
237 |
实验地球物理研究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329-7 |
地球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 |
1989 |
238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十年(1978—1997)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230-4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1989 |
239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论文著作目录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284-3 |
刘若新 |
1989 |
240 |
地震地电学译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234-7 |
钱家栋;陈有发等 |
1989 |
241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三)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328-9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89 |
242 |
中国地震科技文献题录大全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160-X |
孙寿成 |
1988 |
243 |
海南岛北部地震研究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048-4 |
丁原章;李玶;时振梁;林纪曾;朱振宇 |
1988 |
244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二)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131-6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88 |
245 |
苏南核电厂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383 |
张雪亮 |
1987 |
246 |
地下流体预报地震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308 |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三室 |
1987 |
247 |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一)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000-X |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1987 |
248 |
圆柱形储液罐抗震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366 |
石油工业部抗震办公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抗震办公室 |
1986 |
249 |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2 |
科技文集类 |
13180-328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1986 |
250 |
鲜水河断裂带地震学术讨论会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346 |
四川省地震局 |
1986 |
251 |
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续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377 |
Feng Deyi;Liu Xihu |
1986 |
252 |
Proceedings Of China-Japan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
科技文集类 |
7-5028-0373-4 |
Ding Guoyu |
1986 |
253 |
遥感地震地质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266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1985 |
254 |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1 |
科技文集类 |
13180-297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1985 |
255 |
地震工程和土动力问题译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229 |
〔美〕I.M.Idriss;等 |
1985 |
256 |
中国地震年报 一九八二年 |
科技文集类 |
13180-392 |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1984 |
257 |
地震危险区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成果 |
科技文集类 |
13180-199 |
〔苏〕Г.П.戈尔什科夫等 |
1984 |
258 |
地应力研究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238 |
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情报室 |
1984 |
259 |
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257 |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
1984 |
260 |
A COLLECTION OF PAPER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TINENTAL SEISMICITY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 (ISCSEP) |
科技文集类 |
13180-223 |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ISCSEP |
1984 |
261 |
2013年度前兆学科异常核实优秀报告 |
科技文集类 |
135028-5154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
1984 |
262 |
地震统计预报论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139 |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福建省地震局 |
1982 |
263 |
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论文选 |
科技文集类 |
13180-96 |
丁国瑜;马宗晋 |
1981 |
264 |
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73 |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1980 |
265 |
地震理论与实验译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61 |
〔苏〕В.И.米亚奇金;〔美〕W.F.布雷斯 等 |
1979 |
266 |
地震工程译文集 |
科技文集类 |
13180-40 |
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 |
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