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防震减灾信息网欢迎您!

网站首页 > 科普宣传 > 安徽历史地震

安徽地区历史地震

字体:[]
浏览次数:77686 作者:站点管理员 信息来源: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3-17 10:25

安徽地区历史地震

据历史资料和近现代仪器记录,自公元294年至2021年,安徽省共发生Ms≥43/4级地震34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23次,6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为1831年9月28日凤台6 1/4级地震和1917年1月24日霍山6 1/4级地震,均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这些地震主要分布在霍山地区及淮河中游地区。

与邻省相比,安徽的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低于山东、江苏、高于湖北、江西、浙江,与河南省相近,是一个中等地震活动水平的省份。

 

表 安徽省Ms≥43/4级地震目录

2022121416405439_9zcsknNA.png

 

 

表 安徽部分Ms≥5级地震地质构造特征简表

地         

地  质  构  造  特  

294年寿县51/2 

合肥断陷盆地北缘,颍上定远断裂近侧

1425年六安53/4 

位于戚家桥新生代断陷盆地内两组断裂交汇处,合肥断陷盆地内,控制隆起和凹陷的韩摆渡肥西活动性断裂的西端

1481年涡阳6 

宿北断裂西段南侧,涡河断裂与北东向王老人集断裂的交汇处附近。涡河断裂属张性断裂,上下盘地层分析表明,断裂在第四纪早期活动较强,南西侧落差达300m以上

1537年灵璧51/2

淮北持续沉降区与徐州宿县微弱上升区的交接地带,宿北断裂南侧

1585年巢县南53/4

位于升降交替区附近的沉降侧,枞阳当涂断裂与汤沟高淳断裂交汇处附近,乌江~罗昌河断裂东侧

1644年凤阳51/2

淮北持续沉降区的次级隆起交接部位,临泉刘府断裂北侧

1652年霍山东北6级

合肥断陷盆地的南缘,北西西向梅山龙河口断裂与北东向断裂的交汇处

1673年合肥5级

合肥断陷盆地的东缘,合肥六安断裂与北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的交汇部位,位于义城新生代断陷盆地与撮镇断陷盆地的交接处

1743年泾县5级

皖南隆起区与宣城南陵升降交替区交接带,江南断裂与青弋江断裂交汇区附近

1829年五河51/2

 

郯一庐断裂带的西侧,郯庐断裂带与太和五河断裂的交汇部位。五河地区现代强烈沉降

1831年凤台东北61/4

 

淮北持续沉降区与蚌埠淮南微弱上升区的交接地带,北西西向活动性断裂与北东向活动断致的交汇处

1868年定远南51/2

合肥断陷盆地的东北缘,郯庐断裂带上

1917年霍山61/4

大别隆起区边缘,北西西向青山晓天断裂与北东向断裂的交汇处

1934年霍山、潜山间5级

大别山强烈上升区内的北东向活动性断裂带上

1954年合肥、六安间51/4

合肥断陷盆地的西南缘新生代断陷盆地中

1979年固镇5.0级

 

郯一庐断裂带西缘,刘集炉桥断裂与太和五河断裂的交汇部位,晚新生界沉积厚度最大的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