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不断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责权,逐步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被授予合肥市第一批防震减灾示范街道。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及队伍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从强化组织领导、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震害防御工作、应急救援工作等方面做好工作。积极构建助理员工作网络,做好日常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加强理论学习深度,做到学以致用,有效落实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组建志愿者队伍,包括街道分管副主任及街、居相关人员在内的共计53人的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作为开展日常活动的有效载体。组建紧急救援队,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的原则,在辖区民兵应急排中组建了一支不少于60人的反应迅速、机动高效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是强化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辖区内绿地、十五里河片区3个复建点的空旷广场、学校操场等区域,规范设有街道级应急避难场所1处,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22处,合计可容纳人数超过8万余人。同时根据辖区医院和卫生服务站的设置情况成立了医疗救助站。专门在街道本级设立了地震应急储备仓库,购置高质量的应急装备、物资,利用五楼走廊建设了首个街道级 “防震减灾宣传文化长廊”。
三是强化活动开展。一直以来,常青街道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方位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及应急演练活动。2015年《合肥市防震减灾条例》实施首日宣传、2016年省暨合肥市“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启动仪式、2017年包河区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等省、市、区大型活动都由该街道成功承办或协办。此外,街道还利用“5.12”、“7.28”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企业应急疏散演练、安全电影进社区、户外宣传教育等,务求将宣传工作做到常态化;利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走廊、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等开展知识宣传。在区政府网站常青街道子站点设立防震减灾知识专栏,定期更新,充实内容。同时在街道、社区的微信、QQ群上不定期推送信息加强宣传教育。